校本课程 第三章 湘东历史
第一节 萍乡历史沿革 历史悠久
萍乡位于江西省西部,与湖南株州毗邻,距长沙100公里。全市面积3827平方公里,人口178万。境内浙赣铁路横贯东西,319国道和320国道交汇通过,交通非常便利。
萍乡因楚昭王在此地得"萍实"而得名。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三苗族在萍乡生产劳动和繁衍生息。西周时,萍乡属扬州,春秋属吴国,战国为楚地,汉高祖刘邦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唐武德二年(619),县治从芦溪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今市治所)。唐贞观元年属江南西道袁州府,元元贞元年(1295)萍乡由县升格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由州改为县。清属江西省袁州府。民国3年(1914)属庐陵道。民国15年直隶于省。民国20年,属第八行政区。民国24年属第二行政区。建国后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南昌专区改名为宜春专区,萍乡属之。1960年9月撤县设市,由宜春专区代管。1970年3月萍乡为省辖市。1971年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设立4个区。
萍乡市现辖芦溪、上栗、莲花三县(经国务院批准,莲花县于1992年8月从吉安地区划归萍乡市管辖),安源、湘东二区,还有省级开发区-萍乡市开发区,28个建制镇、18个乡、7个街道办事处、641个村民委员会、128个居委会。
至今萍乡市博物馆保留有新石器时代历史物、史学家郭沫若定名的青铜器"彭高编钟"和"马王塘编钟"以及世间罕见的西汉透光铜镜等大批历史文物,反映出一部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萍乡文明发展史。
萍乡是中国革命圣地。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举行的武装斗争萍(乡)浏(阳)醴(陵)起义,其指挥部就设在萍乡。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领导的安源革命斗争,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在安源组织部署了秋收起义,继而率部队进军井冈山,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萍乡环境优美,山川锦绣,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二处,省市级重点保护单位67处。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有东部的武功山集雄、奇、峻、秀自然风光于一身,主峰1918.24米,是江西的最高峰,有南方罕见的高山草甸数万亩和众多的瀑布群,保存有大量原始次森林,国家一二级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北部的杨歧山禅宗佛教文化远播海外,在日本、韩国有大量信徒。杨歧山现存唐寺、唐塔、唐碑(韩愈撰)、文廷式墓等人文景观。西部的大屏山与南部的玉壶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地表层有大量的的钟乳溶洞,其中义龙洞,东源溶洞、蕉源溶洞皆瑰丽异彩,洞因水活,水随洞转,乃一大奇观。城内孔庙、宝积寺、横龙洞纯阳观等古色古香的建筑,书卷气息与梵音韵律汇织,是极富人文特色和文化熏陶的旅游资源。萍乡保存下来的傩文化之丰富完整为全国所罕见。
萍乡,地处湘赣边界,古之吴楚通衢,今之赣西明珠。萍乡是中国近代工业起始最早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商贸繁荣,已成为江西重要工业城市之一。萍乡旅游资源丰富,集历史、文化、自然、人文、宗教与民俗风情为一体,呈全方位立体之势,旅游开发前景非常广阔。
萍乡矿产资源丰富。全市耕地面积5.27万公顷,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钼、钨、铝、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矿泉水等36种,煤炭远景储量达8.52亿吨,铁矿储量6760万吨,各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潜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4%,植物物种1200余种。
近年来,萍乡乡镇企业形成了煤炭、建材、建筑、机械、电子、化工、烟化鞭炮、电瓷、工业瓷、食品等产业布局。其中占据全国80%市场份额的工业瓷几乎全部出自"乡企"之手,萍乡化工填料有限公司的"惰性氧化铝球"、湘东工业瓷厂的"大开孔全瓷球拱"、武冠的"HFA系列防水剂"、印染涂料厂的"苹果"牌"印花色桨"、高强电瓷集团公司的"高、低压电瓷" 均已成为名牌。现在食品工业已成为萍乡乡企的主攻目标,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绿色食品崭露头角,神凤益康酒、美味辣王、莲花米粉、中华杜仲茶、绿色泡菜等成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让萍乡走向世界,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让世界了解萍乡,是我们美好的愿望。我们真诚希望国内外各界朋友通过信息互连网这一现代化传播手段,了解萍乡,认识萍乡,共同开发萍乡。请相信,开放的萍乡永远欢迎您!
注释: ①豫章郡: 治所在今南昌市,汉时管辖范围相当于今江西省地,三国时辖区逐渐缩小.
②袁州: 隋时在宜春设立州台,因宜春城北有山名袁山,所以取名、袁州.
[附] 萍乡名称由来,有四种说法:一、说是楚昭王在这里获得萍实(一种大于酒具“斗“、红色、味甜的野生植物果实),所以取名萍乡;二、说是古代这里长有很多萍草,所以取名萍乡;三、说是古代这里长有很多鹿吃的苹草(不是水里的萍草),后来人们把”苹“写成了”萍“;四、说是古代中原民族南移,为了表示不忘本,而沿用了中原地区的平乡的名字,后来人们把”平“转写成了
”苹 “或”萍“。
思考与练习
查阅萍乡市志,详细了解萍乡的历史沿革,以时间为线索,掌握各时期萍乡的历史发展演变的具体史实。
萍乡图片
图一安源纪念馆
萍乡图片
图二昌京高速
萍乡图片
图三秋收起义纪念广场
第二节 彪炳史册的英烈
——发生在萍乡湘东的几场抗战战事
1937年的7月7日,日寇制造了“芦沟桥事变”,中国人民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战争是历史的浩劫,也是气节的爆发。71年 前的那场战争,就是民族精神最激昂的奔涌。无论时空已拉开多远的距离,铭刻于民族脊梁的标记与散落民间的记忆,都如满天的繁星般璀璨而不朽。我们一遍遍回顾历史,正是我们对过去对未来对自我的重新认同。纪念历史的人将和被历史纪念的人一样,永垂不朽。据有关资料,在抗击日寇的入侵时发生在我们湘东的几场战事.
★ 牛尾巴之战
6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二十六军一个团,奉命防守位于麻山汶泉的牛尾巴一线。日寇步兵千余人,配山炮兵、骑兵各一个中队侵入。由美田桥窜入另一股敌人先头部队约300余人,企图与麻山之敌形成合围之势。农民童金连傍晚上山砍柴时,发现日军隐蔽于风车斗,即向守军报告。守军进行夜袭,农民郭包生奋勇充当向导。6月23日夜,守军攀上凤形山,接近风车斗,机枪、冲锋枪一齐开火,日兵大部分当场被打死,守军乘胜撤离。6月24日早晨,敌向杨梅岭、贾家寨发起进攻,守军奋勇反击。下午两点多钟,敌人的步兵象蚊群一样,向贾家寨前各山脊攀爬,守军冒着敌人的炮火,远处用枪射击,近处用手榴弹炸,阵前到处是日军尸体。两小时后,敌人攻占了贾家寨西南的膝头岭高地,守军被其猛烈炮火压得抬不起头来,伤亡惨重。但守军全力反击,四连一位被炮弹炸断左手的战士,坚持参加战斗,用牙齿咬开手榴弹盖,投向敌群;一位炸断腿不能站立的士兵爬在护胸墙咬着牙向敌人射击,直到最后一口气。6月25日正是端午节,日寇改从四路进兵,二十六军军长丁治盘以电话命令各团不惜代价稳住阵地,这时袭击灯盏塅之敌已败走,在无后顾之忧之时,守军响起冲锋号增援贾家寨,与日寇展开肉搏,二营长在刺死8名日军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京双方经过4个小时搏斗,冲上来的100多日军全部被歼。两天来的战斗,牛尾巴一线敌人遗尸500具,守军伤亡600余人。
★ 上村阻击战
7月29日,日军一支3000人马,向萍乡南窜,妄图取道白竺柘村,东犯莲花,经茶陵向衡阳靠拢。国民政府军第七十二军奉命阻击,军长傅翼将军派所部新十三师三十八团前往迎战,守军在白竺上村四周山上构筑工事。31日,守军前哨排撂倒日军尖兵分队几个敌兵后撤至上村山上。8月2日,日寇向村外的虎形山运动,守军沉着应战,将敌赶下山去。8月3日早晨,在击弊一日军官后,激烈的攻击战打响了,日军连续向湖鸭岭阵地进攻,上午10时日军两架飞机赶来助战,守军郑营长牺牲。敌众我寡,守军转移到主阵地。8月4日中午,守军三十八团一连正在茶山坳东北农舍旁吃午饭,被日军发现遭炮轰击,伤亡过半。敌乘机向长坡里进攻,双方伤亡都很大。8月5日,日军向马岭上进攻,未果,改道偷袭,双方近战拼刺刀,尸体狼籍。战斗第七天,日军集中兵力攻打云台山,两翼阵地的争夺战异常激烈,时值盛夏,主阵地无水无饭,加上弹药又供不上,官兵准备与敌人进行最后一场撕杀,一声令下,周围山头守军齐向日军射击,日军只得回兵自救。这时,水、食、弹药又及时送上,守军土气更加旺盛。激战七天,上村阻击战终于取得胜利。
★云程岭忠骨塔
1944年农历五月初和月底,日寇曾两次侵犯湘东,杀人放火,**掳抢,罪恶滔天。同时国民政府军第七十二军和五十八军,在老百姓的协助下,也全力抗击日寇,在老街云程岭,峡山口的船形岭,都曾发生过激战,为捍卫民族利益付出了不小的牺牲。日军第一次侵犯湘东,开始占领湘东老街和河洲一带。守军五十八军则在河对岸砚田新建村一线,双方隔河交火。傍晚,守军开始攻击云程岭,夜里攻上去了,杀死日军两个班。日军再次侵犯湘东时,占领在船形岭一线,双方展开多次攻防战,守军死伤惨重,到处可见战士的尸骨。日军退走后,七十二军来清扫战场,在云程岭顶峰建立一座抗日阵亡将士忠骨塔。他们担着土箕,爬山越岭,四处收集忠骨,又从山下运来砖头石灰等材料,请湘东老街的泥工李冬生承建施工。塔建成后,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王陵基写了碑文,作了祭奠。现在此塔已被萍乡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前些年市、区两级政府还把这个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个月初,我爬上云程岭,专门去看了此塔,但见荆棘杂草从生,使人很难进入前去瞻仰,心中很不是个滋味。
★哥老会反清起义
清光绪十八年(1892)七月二十八日凌晨,萍乡、宜春、万载、莲花、安福、醴陵等县哥老会9000余人,在萍乡大里市上坳口祭旗起义,尊邓海山为正龙头及楚氏一王,统领全军;罗凤冈为平南王,兼总办粮台;李保山为保兵元帅,黄仁伢为三大王。起义军发布告示,称奉九龙山大明主后裔之命,推翻清王朝,光复明室,铲富济贫。最初计划兵分两路:一路经芦溪、宣风,攻袁州府。一路经上埠、高岗埠,攻打萍乡县城,然后乘胜攻取醴陵。不料祭旗时,大风刮倒旗杆,许多会友认为兆头不好,纷纷离去。因而原定计划被打乱。只得在大安里整顿各路队伍,派兵在山口岩设关把守,另派一支队伍攻打芦溪镇的团练,缴获了一批武器。 起义震动朝野,清廷即令两江总督、湖广总督、江西巡抚派兵**。起义军留罗凤冈等守山,由邓海山率兵攻萍乡县城。八月初三日,邓率起义军2000余人,出山口岩,经上埠、坂田,向县城进发,在马坪击败地主豪绅的团练,傍晚在南坑宿营,当夜与从县城向南坑奔袭的官军展开了一场大战。带兵先锋李保山英勇战死。南坑之战虽然受挫,但邓海山还是按原定计划,率部经麻山、黄堂洲转战湘东,初五日在湘东与长平方面的李金山所部200多人会合,驻扎在湘东街上。当日计划一同攻取醴陵县城。不料参与这一计划的杞木哥老会头目、讼棍李有芗叛变。当夜李潜往醴陵,向清军首领余虎恩密报起义军的计划,并带领杞木李氏团练,打着哥老会的旗帜向湘东开来。邓海山把他当成自己人前去迎接,李带着团练和**军队冲上前来,与起义军在湘东大战一场。起义军虽然消灭了许多敌人,但终因事先没有防备,加上湖南方面来的敌人也于这时赶到,因而腹背受敌大败。邓海山只身逃出。八月十三日,隐藏在柳源的邓海山被俘。 起义军在湘东失败以后,留守在大安里的罗凤冈率领的起义军仍深沟高垒,英勇抗击清军的进剿。八月十七日,官军刚字、吉字、振武三营大批军队,从黄峰岭、张家坊、山口岩分三路进攻,起义军被困无援,罗凤冈、罗狗仔等在黄峰岭被俘。坚守天王寨的黄仁伢血战到底,给敌人很大杀伤,后部尽牺牲。起义军各处寨卡全部被烧毁。 八月二十八日,邓海山、罗凤冈被杀害于南昌,轰轰烈烈的一场农民起义失败了。
★萍浏醴起义
光绪三十二年(1906)夏天,在日本留学的同盟会萍乡籍会员蔡绍南,和湖南衡山籍会员刘道一奉黄兴派遣回国,策划以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蔡、刘二人回国后,与各路首领约在同年的五月开会。会中宣称奉孙中山之命,组织革命机关。会议推举浏阳哥老会首领龚春台为“大哥”,以“忠孝仁义”堂为最高机关,接受同盟会的纲领和指挥。会后,各路首领分头发展组织,进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同年六月,蔡绍南与各首领在萍乡北部的大岭下弹子坑慧历寺再次举行会议,讨论起义所需**和钱粮各事,派蔡绍南、魏宗铨赴日本向孙中山报告请示。蔡、魏二人到达上海正拟东渡日本时,萍浏醴三县交界处麻石的会党遭到清烟的进攻,情况危急。龚春台急电召回蔡、魏二人商议,蔡、魏、龚等商定在当十二月官府封印期内举事。拟兵发三路:一据萍乡安源为根据地;一据浏阳、醴陵,进攻长沙;一据万载、宜春,东出瑞州(上高)、南昌,进取江南。但之后陆续发生会党首领被捕、被害事件,鉴于当前形势危急,一部分首领要求提前举事,一部分首领则主张等国外军械运到后再发动,争论至深夜仍无定论。原上栗武教师会首领廖不能宝等不愿再拖延,召集二、三千人,树起“大汉”白旗,率先发难起事。蔡、龚、魏等见大势已成,只得以洪江会总机关名义,通知各地洪江会同时起义。这样,比原定计划提前两个多月。于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1906年12月4日)爆发了萍浏醴起义。 起义军定名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推举龚春台为都督,统领全军。蔡绍南为左卫都统领兼钱库督粮司,廖叔宝为前营统带。发布《中华国发军起义檄文》,宣告奉中华发国政府令,遵循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檄文历数清廷腐败卖国行为,宣布起义军的目的是建立共和民国。 十月二十一日,起义以萍乡高家台会众为主力,起义军共1万余人,分3路攻入上栗市。桐木和宜春兹化的洪江会数千人得到号令,速占领桐木。安源附近和宣风、芦溪等处煤矿工人得知起义爆民,纷纷加入起义军。当时报纸报道:这些地方“矿井辞工者每日以百数计。”此次起义还波及到宜春、万载、修水、衡山、湘潭、平江等县,陆续投入起义战斗的共约3万余人,基本群众是农民、手工业工人、煤矿工人和陶瓷工人,少数巡防营士兵和知识分子。此外浏阳东乡和北乡以姜守旦为首的洪福会数千人,皆投入起义之中,表示愿与洪江会实行军事上的合作。 起义震动了国内外,国内一些报纸辟专栏逐日报道“萍乡乱耗”、“萍匪乱事”。外国报刊也纷纷报道起义消息。各地革命志士和人民群众为之震奋,旅日同盟会会员纷纷向总部请求回国参加战斗。孙中山连日与会员商讨支持萍浏醴革命军办法,专人派往萍乡、醴陵联络,有的则分赴各地,响应萍浏醴起义。清王朝对声势浩 大的起义,惊恐万分,即该派军队**,这次起义期间,清廷出动兵力四、五万人,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以后,清廷**人民反抗出支兵力最多的一次。起义之初,义军处于进攻阶段,所向披靡,大败官军。但不几天,各官军陆续赶到,起义军很快转入劣势。十月二十六日,起义军虽然英勇迎战,坚守阵地,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告失败,此后起义转向衰落。在十月二十七日、十一月初六和同年的十二月,起义军缕缕失败,起义至此也最后以失败告终。起义被**后,刘道一、魏宗铨被捕就义,蔡绍南匿藏广西。清朝政府厉行清乡,四处搜捕,屠杀起义者。在这次起义过程中被杀的达万人以上。
思考与练习
调查你们乡镇有哪些著名的优秀抗日人物,将他们的生平和事迹写成500字左右的短文.
第三节 湘东----迷人的五峰山
8605f5f810d67c1cd9f9fd8a
五峰山位于湘东区东桥镇,最高峰海拔644米。山虽不高,却与巍巍武功山齐名,因为这里不仅风光秀丽,更具其它名山没有的悠久道教文化。海拨600多米,是萍乡第二大高山,可以说森林占萍乡的一半以上,80年代还有老虎。现还有各种野生动物50多种,有瀑布,有泉水,有几个大型水库。有很多的寺庙,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朝神的。五峰相连,景区内有山林面积5.3万亩,森林覆盖率居全市前列。该景区不仅风光秀丽,民风纯朴,而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圣忠寺,这是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的一座古寺,也是五峰山的48座脚庵之一。1993年重修扩建,占地30余亩,寺宫红墙碧瓦,飞檐翘角,彩绘浮雕,并建有围墙、山门,显得气势恢宏、堂皇富丽。公路已通到山门,如乘车到此,到七丘田就只要半个小时了。寺旁一株罗汉松树,树茎需四至五人合抱,树龄至少在1500年以上,结的果实像罗汉,寺中尼姑告诉我们,广东有人多次前来欲购此树,出价15万元,但当地群众就是不肯卖。
五峰山中庵---七丘田福寿庵,为什么叫七丘田呢?据说当时建福寿庵时占用了七 丘田,后人为了纪念而称七丘田。山门门联“梵宇起平腰,万千峰峦齐俯地;后峰凌绝顶,九重碧落不知天”,把福寿庵所处位置描绘得形象又贴切,把福寿庵所处的位置描绘得既形象又贴切。庵前群山蜿蜒起伏,如累累儿孙旁临左右,庵后五峰山高高屹立,犹在云端。传说唐代诗人贾岛曾来到福寿庵朝拜李氏仙娘,留下《有贾岛来》匾额。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诗篇。有人朗诵起宋代诗人赵鸣铎《寄萍乡密老》诗句:“匹马飘然似转蓬,一年两次来湘东。襟间润带黄梅雨,枕上凉生苦楝风。函函穷途将底用,区区苟禄有何功。输地燕坐长厅老,默对浓香丈室中。”一石击起千重浪,市诗词学会顾问姚茂初又朗诵起黄庭坚送密老住五峰山《古风》一首:“……五峰秀出云宵上,中有宝坊如侧掌。去与青山作主人,不负法昌老禅将”。在朗诵前辈的诗词时,也激发了大家创作诗、楹的灵感。市政协副主席、市诗词学会顾问李远实诗兴大发,即兴撰楹联一幅,而挥毫泼墨书写了:佛手五峰迎来密老黄鲁直,婆心一片系在蓝天白云端。市诗学会姚季良即兴朗诵:五峰叠翠浴秋光,独见枫丹瘦菊黄。福寿庵前抬望眼,天风为我送清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周锡高也触景生情。怀念起恩师在文革中含冤屈死在五峰山忧伤地写下了一首七绝:五峰山上又消秋,亦喜亦悲忆旧游。二十六年诚一梦,长为劫后故人愁。庵前群山蜿蜒起伏,皆拜倒在五峰山脚下,庵后五峰屹立高耸,犹在云端,也足以说明五峰山之神奇。这里地势开阔、风景秀丽,寺院建筑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是一个休闲养性、盛夏避暑的好地方。关于观音菩萨撒筷成竹,解决庵中弟子菜食,一年数度萌笋,堪称天下一绝的“五峰方竹山”的传说和被民间尊为“送子护产”的周朝得道“李氏仙娘以死护储”的传说.
五峰山不仅得名于“仙”,其自然风光也着实迷人,堪称人间仙境。从葛仙庙沿山脊登山向上,约30分钟可到福寿庵,庵总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庵内有圣母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关圣殿,殿高达千米,神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庵前、庵后,古木参天,庵门路下,满山毛竹,福寿庵左侧有一小溪,清泉自山峡中潺潺而来,隐入林中,溪边佳竹林立,甚是奇异,一是竹茎与普通竹茎不同,它的竹茎是上圆下方,形同竹筷转正是它不是一年生一次笋,而且生三次,时间分别是三月、六月、九月,与观音大仙的生辰一致,“南海紫竹林,五峰方竹山”的传说讲的便是观音老母为解决当时建庵弟子生活而将一把筷子撒入五峰山,此后便长出无数竹笋,救助建庵弟子生活的故事。清代萍乡著名才子刘凤浩也曾为五峰山的秀丽风光所倾倒,游后挥笔为五峰寺题下门联:天空峰列五,问此中门户,参透为谁?慧佛由来传密老;寺外树盈千,历无限霜雪,坚贞乃尔,灵根或恐是菩提.
其中五峰寺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真正观景的最佳处是在山顶,南边第二峰顶上有一钢架,高二丈余,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原苏联专家来此勘探所立,现保存完好,据一些老人说,站在钢架上可望见长沙城.能不能望到长沙,没去探究,但站在顶峰,如立苍穹,八方观看,萍、醴、攸三市县、湘东渌水尽收眼底,俯五峰山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神奇秀丽的自然景观,有着离萍乡城不到三十公里、路途平坦的地理条件,只要大力引进外资进行开发,把现有的一批景点整理发掘出来,开辟建设一批新的景点景区,完善交通、旅店等基础设施,满足人们旅游文化的需求,这样五峰山人民以发展旅游实现富山富民的愿望就能尽快实现.
思考与练习
请你实地考察一下五峰山,根据你的设想,写一份开发五峰山的报告,为湘东的旅游事业献计献策。
第四节 萍乡傩文化
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风俗。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方文化、风俗也是不同的。萍乡也不例外,萍乡历史悠久,人文蔚起,在这片广袤而丰饶的土地上,先人们筚路蓝缕,辛勤劳作,以巨大的韧性和包容精神,持续而富有独创地发展自己的文化。吴、楚文化的相濡浸染,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融汇合,构成了萍乡鲜明的文化特征。
“傩风流俗染上栗,萍乡三宝第一园”。这是1996年6月,中国傩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盛赞萍乡傩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傩”是源于我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巫文化景象,是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含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萍乡傩文化可以说是萍乡最古老的社会文化遗产,80年代初在收集整理时被挖掘出来,现已发现500多个古傩面具、10余处傩神庙和一批傩艺术者表演队伍,还发现了据传有千年历史的傩服饰和大量的傩法器、道具,成为全国罕见的傩文化遗产聚集地区之一,1991年,上栗、湘东傩文化展览应邀参加中国“民协”举办的中国建党七十周年献礼展出,上栗傩舞队应邀参加广州中华百杰博览会,引起中外专家、学者极大的兴趣。法国民间艺术考察团对萍乡丰富的傩文化遗产表示惊讶和钦佩。1999年,上栗县、湘东区被江西文化厅命名为“傩文化之乡”。
u=644029143,3349703983&fm=0&gp=42
****
萍乡的傩虽然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至今尚保存着较原始状态,作为实物的参照是很有意义的。傩艺的演出也从娱神逐渐转为娱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融。萍乡傩之所以被傩研界称为中国傩文化的宝库,除了它源远流长外,也是因为它具备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傩庙、傩面具和傩舞这三大宝。这三大宝中的傩庙数量多、规模大,可称为全国之冠。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8月,湘东傩面具正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萍乡建傩庙的历史,分别有唐、宋及元代插标为界始建之说。替傩神建庙是萍乡傩的一大特点。萍乡傩庙不但数量多,分布广,而且规模大、布局严谨、功能齐全、地方特色浓厚。历来有“五里一将军(庙)、十里一傩神(庙)”的说法。有傩神的地方,必建庙,有傩舞表演队的地方,必建大庙。二十纪五十年代初全市有庙52座,至今保存二十余座。
****,4176096020&fm=4&gp=2.jpg在萍乡有傩神,就有傩庙,因为傩庙是傩神的安身之所,先有傩庙,再雕傩面具,然后“打醮”安神位。傩庙是人们崇拜傩神,供奉傩神,开展傩仪、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在文化生活单调时期开展娱乐活动的阵地 。在萍乡建傩庙一般都由大姓独立或十小姓联合建立。庙的冠名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称庙,如将军庙、傩神庙、仙帝庙等;一类称祠,如遵宣祠、古傩祠等;一类称庵,如德化庵、福崇庵等。
萍乡的傩庙,极富江西地方特色。一般建有前堂、天心、后殿三部分,面阔三间,墙为五岳朝天式。规模大的侧在两则加建偏屋,用作厨房、储藏室和居室,并在庙前增建雨亭、空屋场、戏台、酒楼,与庙连成一体。内殿正中设拜坛、香案、傩坛(俗称“洞”),坛上供奉傩面具。
****,1833493021&fm=0&gp=-2.jpg
走出神秘的萍乡傩(组图)
“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面具是傩文化中傩祭、傩仪中使用的道具,是较为原始的面具造型,是原始的图腾再现,是去灾纳祥的吉祥象征,是自远古时代以来人们的重要精神力量。傩面具经历了从原始神灵崇拜到娱神、娱人的类型变化,具有宗教艺术的品位和民间艺术的特征。傩面具根植于民间,凝聚了世代民众的审美情趣,更反应出人的一种本质力量,许多傩面具堪称艺术精品,面具特征或写实、或抽象,粗犷狰狞。它不仅驱鬼.避邪,而且祈福佑吉、除病灭灾、镇宅、求子、兴旺,给商业带来无限生机等等。多姿多彩的傩面具艺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博物的标志,文化的象征。傩面具的艺术风格,虽浑厚、粗犷,但民间工匠制作时凭着传统的雕刻技艺,简洁明快的刀法、柔美流畅的线条,雕刻出各种不同的造型面具来刻画每个面具在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和身份,让人一看就能分辨出是神是鬼、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文是武、是和尚还是道人或是丑角。其表现手法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的骠悍、凶猛、狰狞、威武、严厉、稳重、深沉、冷静、英气、狂傲、奸诈、滑稽、忠诚、正直、刚烈、反常、和蔼、温柔、妍丽、慈祥等等性格的形象塑造。通过精雕细刻、讲究色彩,拙朴的民间造型手法赋予了面具以生命活力、形象的刻划出了民间神话中的神灵、鬼怪及传说中各类人物的喜、怒、哀、乐、表情丰富,性格鲜明,令人叹为观止。
******** 傩舞、傩戏是开展傩事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傩文化赖以流传的重要因素。在《周礼》中有明文记载傩舞成型于周代的宫廷“大傩”之礼。萍乡的傩舞、傩戏,不仅保留了古代傩舞、傩戏的精髓,而且在剧目和舞蹈、音乐等方面极具地方特色。傩舞剧目一般分两大类:一是沿门索室“扫堂”时表演的节目单人和多人舞;二是“封洞”前表演的节目,以唱和念为主。不同风格的傩舞傩戏表演大体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以古朴庄重、典雅文自特色,无论扬臂或举足,动作小巧轻盈,柔软圆润。如麻山乡汶泉村跳的《太子舞》;第二类则以激烈奔放、勇猛刚毅见长。如排上乡毛园村表演的《关公战颜良》,二人持刀交战对打,动作舒展有力,多以“弓箭步”、“跪步”对舞;第三类是以雄壮剽悍、风趣诙谐为特点。如南坑镇车厢傩队表演的《钟馗捉鬼》等,颇具诙谐幽默,充分表现出逗趣玩乐的娱人目的。音乐方面,以锣鼓为主,兼配管乐和弦乐,往往随着傩舞动的变化,敲出轻重强弱,快慢缓急,有时高亢嘹亮,热闹非凡,有时轻盈洒脱,热情欢快。这种以锣鼓为主的伴奏形式,充分体现了一种古色古香的地域文化氛围。此外,傩服饰、傩兵器、傩轿也丰富了萍乡傩的特色,与“三宝”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萍乡的傩事活动,主要集中在年初春节,傩舞出演时间是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头年腊月二十四日即叩请傩神“出洞”,正月十五日“封洞”。在春节期间,傩仪傩祭、傩舞傩戏与其他戏曲、灯彩、歌舞等民俗文艺形式一起展开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新春气氛。萍乡傩受佛、道、儒三教的影响,特别是受当地道教的影响很深,并逐步趋附于道教,宣传道教思想,处处以道教的教义、宗旨为准则。萍乡傩由于贴近百姓生活,求吉纳福、消灾逐疫、祛疾治病,也就有世俗化的请傩、敬傩的风俗。比如民间新屋落成、建桥竣工、生子贺寿等,请来傩神祭祀,表演傩舞,渲染喜庆气氛,人们称之为“喜傩”。也有的去傩庙敬傩神,抽签问病,求询药方,这体现了一种迎合祈求神灵保佑、祛邪治病的心态,或者说一种精神寄托。
傩作为从古延续至今的历史文化现象,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它不仅对历史研究,具有“活化石”的作用,而且对宗教、民俗、艺术、民族、语言等学科的文化层面,也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傩文化作为远古的文化遗存,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由敬神一娱神一娱神娱人一侧重娱人,已成为古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并且数千年一脉相承,确为一种文化奇迹,它对现代文化艺术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蕴含着舞蹈、音乐、戏剧、雕刻、语言、建筑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积淀。当我们提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时候,绝不能丢掉了傩文化这一极重要的文化渊源。
请思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傩事活动在萍乡重新兴起,但人们对萍乡傩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在分析比较各辞书中对"傩"的解释、阐述傩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学、考古学上的新发现,对前人关于"傩"文化起源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你也能去查查吗?
第五节 萍乡春锣
1999年,上栗县、湘东区被江西文化厅命名为“傩文化之乡”。这些都是萍乡人引以为傲的成绩。 除傩之外,带有浓厚的萍乡当地风俗的民间艺术还有——春锣。红绸系小鼓,鼓边挂小锣,左手持鼓签,右手拿锣槌,一边敲来一边唱,这便是为萍乡人所喜爱的春锣。
萍乡春锣的起源
萍乡春锣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锣的起源,目前还没有发现历史文献中的确切记载。从南唐后主李煜书写桃符以志迎春,到明太祖朱元璋倡导百姓贴春联以庆迎新春,虽然涉及到迎春接福的主旨,但是不是与萍乡春锣有缘则无法断定。根据萍乡春锣传统唱本中的叙述和民间传说,萍乡春锣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报春”说。二是“迎春接福”说。三是“周吴”二姓说。
其中大多数研究者更倾向“报春”说。因为萍乡一贯把打春锣说成“送春”或者“报春”,在传统曲本中,《大春头》、《小春头》中都有报春的内容,它从某月某日交春唱起,一直唱完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由此推断,由于古代受纸张、印刷等条件限制,农民们对季节变化模糊不清,信息闭塞,官府为了提醒老百姓适时耕种,派专人下乡去送春,为了解决送春人的生活问题,规定每家每户要给送春人一定数量的米和钱。同时也有研究者主张“周吴”二姓说。传说萍乡古时周吴二人到长沙做生意,结果本钱蚀尽,两人无法可想,做了一面小鼓(锯成两半,所以过去的春锣只有一面有皮),敲锣打鼓,见谁赞谁,沿途乞讨,到了萍乡,二人发了家。于是,从解放前开始,每年的正月一些略懂说唱艺术的民间艺人就以手里敲着锣鼓、口里用萍乡方言唱赞歌的形式走村串户,以求得主人赏赐的少许钱币。春锣,成为了当时穷人谋生的一种手段。所以萍乡春锣又被研究者们戏称为“乞讨的艺术”。
来自乡土的“文化名片”
传统的萍乡春锣,由一个人表演,演唱者身披一黄色绸缎或布袋,将红绸系一面直径为15公分的小鼓,鼓边挂一面直径比鼓大2-3公分的小锣,左手持鼓签,右手持锣槌,敲打出“咚咚咚呛咚咚咚呛咚呛咚呛咚咚咚呛”的节奏,作为曲首的过门和段落之间的间奏音乐。以说唱为主,表演为辅,唱词多为每句7字,两句韵,语言为地道的萍乡方言,通俗情切。曲目均为短篇,曲词多属于咏赞体,最大的特点就是“见赞”,见事赞事,见人赞人,见物赞物。这些赞语上及三皇五帝、忠臣良将,下至三教**、七十二行,各有曲词。一个才艺高超的老艺人多能背诵上百段的春锣曲词,过去常演唱的有《赞炭棚》、《赞茶》、《赞五谷》、《赞新店开张》、《赞新婚大喜》等。
1956年,一位名叫荣孝善的乡间艺人将萍乡春锣敲到了北京天安门,唱进了人民大会堂。他用萍乡方言歌唱党的丰功伟绩、歌唱祖国的繁荣昌盛、歌唱人民的幸福生活,内容积极向上,唱腔和音调振奋人心,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艺术特色,让首都的人们一见钟情。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首届民间艺术节上的表演,荣孝善开创了春锣登大雅之堂的先例。随后,萍乡一批民间说唱艺术的活跃分子将萍乡春锣进行艺术加工,在唱腔上作了较大的修改。上世纪70年代,周新元(已故)把萍乡地方戏中的大送郎的曲调掺进春锣唱腔之中,之后王盛生、陈奂生等人也作出了贡献。杰出者要算萍乡市采茶剧团原副团长雍开全(现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他将清唱的萍乡春锣进行了配曲,在唱腔上将萍乡采茶戏的反情调融合在萍乡春锣里,克服了该曲种原先唱腔低调,吐字不清等弱点和缺陷,使表演者的唱腔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克服了原先乐器单一,一个人独自“作战”的局面,让二胡、琵琶等大型的乐器也为这门独特的说唱艺术服务。
作为江西惟一的代表曲种,萍乡春锣先后于1998年、2002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北京长安大戏院参加了第三、四届中国曲艺节。春锣俨然成为萍乡的一张“文化名片”。从1989年开始,萍乡春锣的曲目被制作成磁带,制成光盘传遍大江南北,唱遍全国各地。萍乡的春锣艺术家多次受邀到外地表演。
耀眼的萍乡“土特产”
虽然表演者经常到全国各地去表演,但是他们依旧用萍乡方言说唱萍乡春锣。雍开全说,萍乡方言是萍乡春锣重要的组成元素,萍乡是这门艺术生长的土壤,离开了萍乡方言,离开了萍乡,萍乡春锣就不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萍乡春锣,而且演唱出来的感觉特别的怪。在记者的请求下,他用普通话演唱了一段,才刚刚起了个头,在场的人就都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朱建辉、宋华铿、雍开全等人也曾试着用其他方言创作和演唱萍乡春锣,却都不尽人意。看来,萍乡春锣可 真是萍乡的“土特产”了。
萍乡春锣在春天产生,属于民间曲种,是一种典型的说唱艺术,它用萍乡方言歌唱党的丰功伟绩、歌唱祖国的繁荣昌盛、歌唱人民的幸福生活,内容积极向上,唱腔和音调振奋人心,极具乡土气息和地方艺术特色,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瑰宝。但现在,萍乡春锣缺少专业人员进行挖掘和创新、研究和发展,专业的创作人员和专业的说唱表演人员为数不多,已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长此以往,这一艺术珍品极有可能流失。
思考:萍乡民间艺术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傩、春锣之外,还有哪些呢?你能给大家介绍其中一种吗?
第六节 萍乡市的人口迁移状况
—从湘东去区的人口迁移来看
(一)
萍乡市地处江西西部,东连宜春、安福,南临莲花和湖南攸县,西接湖南醴陵,北与宜春和湖南浏阳毗邻。其历史悠久。但到三国时始置县。1970年改为省辖市,至今。它共辖城关(今安源)、上栗、湘东、芦溪4个区。区下面设乡或镇,镇下面设村或队。这种行政单位有别于他县。
萍乡东、南、北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中西丘陵起伏,地势稍低。最高点为武功山主峰金顶(亦称白鹤峰),海拔1918.3米,为江西第三高峰。最低点为老关乡的陂头州,海拔65米。
萍乡的得名也有其由来的。据《元和郡县志》载:“以地多苹草”而得名。《孔子家语》中记载:“楚昭王渡江得萍实,故名,亦称昭萍,又称楚萍。”
萍乡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适合外省人口的迁移。既有便利的交通要道,又有躲避战乱的战所,还有野生野长的果子填饱肚子。历史也证明了它是个好地方。
(二)
湘东区位于萍乡市西南部。系湘赣边境半山区半丘陵地。东邻城关、芦溪区,东南靠莲花县,南接湖南攸县,西接湖南醴陵县,北靠上栗区。总面积853.4平方公里。
境内多山,属武功山脉,婆婆岩耸峙于南,海拔1161.4米,为全区最高点,最低点是老关乡陂头洲,海拔65.4米,全区平均海拔203.6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萍水河、草水及其之流纵横境内,西流湖南醴陵。自然资源丰富有煤、铁矿、竹木,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电建设。
靠边境的优势,使得外地人口容易迁入,加上该地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迁入此的人亦多。但总的说来,据《萍乡市的地名志》记载,人口迁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省的迁入,一类是本省的他县的迁入。
1.外省的大量迁入。由于湘东区南面、西面都与湖南省交界,而且分界线主要以山地居多,山这边为江西,山那边为湖南,如此便利的迁移要道使相当多的湖南人迁入江西,加上战乱的影响,迁入湘东区的也就更多,尤以明清时期居多。除了湖南省的醴陵、浏阳、长沙以外,还有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湖北省的迁入。《黄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黄莲明由湖北迁入湘东镇的黄家洲;《凌化支谱》载:凌文岳于清乾隆年间由广东省迁入湘东镇的江口;《林氏族谱》载:林开福于清康熙辛亥由福建徙至湘东镇鸟仔岭下。
外省人口的迁入为湘东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不仅增加了劳动人手,而且开辟了许多荒地。同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为萍乡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深深地影响了萍乡文化,包括饮食习惯等。如萍乡人喜欢吃辣椒,就深受湖南人的影响。
2.本省的他县的迁入。主要是湘东区邻县的迁入,如安福、莲花、宜春、吉安。《萍乡县志》载:姚文龙于明朝成化年间安福迁入湘东镇浮桥码头;《严氏族谱》载:清雍正年间严昭福由莲花徙至湘东镇的地狮塘:明洪武年间喻氏兄弟由宜春迁入下埠乡的喻家坊;《昭萍志略》载:刘魁正于清初由吉安徙至湘东镇的圆树坡。
除此之外,还有少数与萍乡市相隔较远的县区也有迁入湘东区,如丰城、南昌、赣州、抚州、高安、德化县(今九江)。《雍氏族谱》载:雍世万于宋景定三年由德化县迁入老关乡的木冲;《黄氏族谱》载:黄贵宽于清乾隆年间由赣州徙至老关乡潭田垄;《晏氏族谱》载:明嘉靖年间晏姓自瑞州府高安县徙至老关,也记载了:晏宗盛于明嘉靖年间从高安县徙此。
当然,除了外省、本省他县的迁入外,还有因耕作不便或建电站或因房屋倒塌而他迁,即迁出去的。
总之,湘东区的人口迁移大致如此。
(三)
在考察了湘东区的五个乡镇——荷尧镇、湘东镇、下埠镇、老关镇、白竺乡的人口迁移后,我们可以看出萍乡市的人口迁移的一些规律,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人口迁移主要以外省尤其以湖南省的迁入为主,其他省的迁入为辅的规律。原因在于萍乡市的特殊地理位置(参看本文的第一部分)。
2.人口迁移主要以明清时期为多,从前面所举的例子可看出。
3.本省内的迁移主要是萍乡市的邻县,而像如今的南昌、九江等迁入则少。这也是由于萍乡的地理位置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