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科学发展观 依靠科研出名师
——作者:汤少宜
国家强盛,重在科学;科学发展,教育先行。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创新能力培养。而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当代教育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情况下,我们必须出精品、出名师,要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要培养自己的教学尖子,要培育自己的教学名师。本人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湘东中学的教育科研工作今后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更好地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服务、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遵循科学发展观,增强“科研兴校”意识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时,我们一定着眼于学校可持续发展,坚决贯彻落实科研兴校战略。学校课题研究一定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要树立质量意识。学校以教师为本,大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大力培养学校名师;坚持科研兴校,在研究中提高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发展,求得学校名师工程发展。学校教师要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教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水平,踏实工作,科学发展。综观全国的名校,没有一个学校不是在教科研方面走在前边的。它们之所以出名,打的就是科研品牌。如北京十一中学,高度重视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在录用新教师时,特别重视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该校2005年面向全国招聘教师,3000多名硕士生踊跃报名,学校从中仅录取了15人;105个博士参加面试,只选用了8人。到这个学校去的博士必须当老师,在当老师的基础上必须搞研究,承担各种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十一中学计划设立博士后教育研究站,把博士培养成学者型、研究型教师。又如引爆业界的杜郎口中学靠什么招来了八方之客?杜郎口中学靠的就是“课堂改革”走上了神坛,创新型的课堂模式是杜郎口中学的精髓。正是这个独特的“课堂”,成为教育业界一个靓丽的景点。杜郎口中学的管理目标是:让学生成才,让老师成名,让学校成功。
湘东中学从现在开始要争创名校,也必须紧紧依靠教育科研,研究如何优化教法,研究如何让学生会学和学会,最终落脚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创造教学名师,打造出高质量的学校品牌。
二、学习科学发展观,依托科研争作名师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追寻教育的内在科学规律。当前,国家正在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教育问题需要尽快地研究解决。新课程改革后,课程理念变了,教材变了,高考的形式和内容变了,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必须随之转变。在新课程形式下,凭经验,凭想当然上课,满堂灌,已经落伍了。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潜心学习和研究。要主动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虚心借鉴他人的教改成功经验,要认真研究教学、研究高考、研究学生,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密切结合,以科研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科研并不神秘,也不是多么高深的事情,它就在我们身边。学校中的教育科研,应该以校为本,研究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我们当老师的,应该以自己教学中碰到的困惑和问题为研究课题,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多搞一搞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常进行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就一定能搞好教育科研,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当前,湘东中学正在实施《湘东中学首届三项“十佳”评选活动》,分层次设置“十佳青年教师”、“十佳德育工作者”“十佳突出贡献”等校园名师称号。学校希望老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争做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早日成为校园名师。
三、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教研制度化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教育教研必须实现行为制度化、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大力实施名师造就工程,形成以学校备课组、教研组建设为中心,构建专业引领、伙伴合作、反思提升的教研模式;注重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性课程的开发与使用,努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强化科研意识,实现科研工作具体化。依照名师成长定律:
教研+思考+学习+写作+发表+实践=>名师
来制订教育教研制度中的各个实施步骤。
四、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名师典范化
2003年我曾参加了北京四中网校全国交流会,发现北京四中的成绩归功于他们有一批全国知名的教师,他们的名师在全国各地巡讲,在学校校园网上公开了许许多多的示范教案、课堂答疑、科研论文,让同类学校教师可以借鉴。透过全国各地名校名师现象不难发现,他们身上大都具备名师典范特征:
1、依靠教学科研成果成名
学校要创名牌,要靠一批高水平的学者型的教师;教师要成为名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学科研成果。要想成为名师,多写、多投、多发表文章,是一条最实惠的捷径。叶谰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通过学习;可以使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习,可以使自己的陈旧观念不断更新!
2、依靠独特学术领域出名
教师应具有活跃的创造性智慧,自觉地投入教育改革和实验,善于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行系统的理性思考,并不断地获取教育研究成果。注重于创造潜能的开发,全力以赴地开展思考、探索和创新。在教育研究中坚持“述”、“作”并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炼经验,升华认识,形成观点,并通过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交流,以实现研究活动的成果化,通过推广应用使用个体的研究成果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使自己从成果中不断获得新的动力。
3、依靠精彩授课风格出名
凡名师讲课,学生个个精神饱满,积极参与,洋溢着开心的笑脸。听名师讲课是一种享受。教师在教育中注重经验积累,努力达到规范化、熟练化,孜孜不倦地探索与追求教学艺术,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进入到一种科学化的艺术创造境界,这是教师学者化的集中表现。他们善于“因性练材”,从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出发,去营造与众不同的较稳定的教学个性,并不断完善、创新,与时俱进,永具活力。
4、依托网络宣传名师效应
在网络里,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人们逐步摆脱借助传统媒体的宣传方式,使得传播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可复制性可以使信息传播无限制地被扩散放大,传播的价值大大增强。利用网络开展宣传将更具有蝴蝶效应。在现代信息共享时代,出自名师之手的教学教研论文及教学资料等在网上会被人们广泛传播,网络的放大能力不断为之几何级扩大名师效应。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出发,学校校园网开辟专栏,给老师们一个向业内展示自己成功的教学科研论文及教学资源。一方面,可以给业内人士提供可借鉴的典范;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网络放大级地扩大名师效应。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年来,我校结合地区实际,结合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以人为本,注重人本管理,促进教师进修提高,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办法、新思路、新举措,注重实效,大胆实践。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一支年轻化、高素质、科研型、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