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湘东中学 彭志华
摘要:当时在考虑《论语》教学时,我总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便于理解并接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经过反复斟酌,我选择以学生最为熟悉的人——老师入手,来看看孔子作为老师,有怎样的言行,与学生的关系怎样,弟子对他又是如何评价的,这样,我们学生就会对孔子有一个更亲切的认识,并从其为人处世中得到一些启发,从而能理解他的思想,孔子也教我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关键词:《论语》 孔子 反思 现代教学 师生关系
余秋雨先生说:“对于一个注定会影响我们人生的思想家,如果不了解,对他和对我们,都不公平。”
孔子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生了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在中国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中,他又是对世界历史和文化发生过最深远影响的一个。而孔子却不是严肃的、板起脸孔说教的,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弟子,慈父般地关爱自己的弟子,凭自己的学识和德行,赢得了弟子的敬爱,但是他却不期望弟子像信仰神明一样信仰自己。这正是我们现代教学中需要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我也真正从《论语》开始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魅力,也开始反思我们现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我好像和孔子来了场对话,他教我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一 孔子教我平等地对待弟子,做一名尊重学生的人格的老师
堪称“万世师表”的孔子,与弟子相处时,总是把自己放在跟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他从不以自己年纪比弟子大就目空一切,他从来不阻止弟子们表达自己的意愿,总是鼓励他们畅所欲言。而在我自己的课堂上,我生怕学生会提出什么与众不同的看法,因为这会影响教学进度,甚至会认为这是对作为老师的我的一种不尊重,在这样的心理下,哪还会让学生想说就说呢!
孔子之所以会平等地对待弟子,是因为他能够尊重他们——不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贵,不论是愚钝还是贤能——孔子都一视同仁。这样衍生出的师生关系就充满了轻松、和谐的气氛。《论语·阳货》中记载着“割鸡焉用牛刀”的玩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面对自己的老师,急躁的子路是敢于“不悦”的,在自己的弟子面前,孔子急得向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没有责骂弟子的无礼,反而说“我如果做了什么不符合礼法的事,天厌弃我吧!”这等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天打五雷轰”这样的毒誓!其实我的想法就是我是老师,我即使做错了,学生你也没有资格说我!
教完这块内容,我的心被孔子对弟子的尊重震撼了,我课后对自己进行了反思,要尊重我的学生,以平等之心对待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双赢。
二 孔子教我慈父般地关爱弟子,做一名对学生付出真爱的老师
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这说明古代的老师真的要像待自已孩子一样对待弟子。
孔子就是如此。他的弟子中,只有一小部分出身于社会上层,大多数来自贫寒之家,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对每个弟子都给予慈父般地关爱。弟子伯牛生了重病,孔子从窗户中抓住他的手,说德行这么好的人怎么得了这样的病,哀叹不已。孔子不但关心生病的弟子,他同样关心德行超群、可生活艰辛的颜渊。《论语·先进》里记载了两则相关的语录: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为谁?”
孔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面对颜渊之死,老夫子却失去了理智,人家认为悲伤过度了,而此时孔子浑然不知,后来又反应过来,这个学生死了,我都不悲伤,还为谁呢。而在《论语》中,未见孔子对其子孔鲤的死有如此的痛悼。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扪心自问,在孔子面前,我很惭愧。孔子能为弟子乐,为弟子喜,为弟子哀,为弟子痛。而我没当班主任的时候,只求上完我的课堂四十五分钟,与学生的交流交往也仅限于此。课余时间,不再关心。我所教的班上有一个女生,我知道她家境不好,我曾送过她书与衣物,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可是我并没有与她充分沟通,以至她因没钱而向同班同学“下手”,事后,我自责了许久,如果我能在物质上稍施援手,她也不至于处于被同学不耻的处境啊。
因此,我从孔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要反思的并且以后应该践行的是要关心学生,从物质上,精神上去帮助学生,要对学生付出真心的关爱。
三 孔子教我如何赢得弟子的敬爱,做一名有才德的老师
我觉得孔子的伟大,并不是历朝统治者的那种神化,教完《论语》选读部分的内容,我能够体会到孔子的伟大不只是来源于他对弟子的尊重,对弟子的关爱,更是他生活中对知识的孜孜以求,与人相处中的仁义礼智信的品德,从这些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中,弟子们体验到了那种实实在在的伟大。孔子“轻松”赢得了弟子们的敬爱。
《论语·子张》中有记载,叔孙武诋毁仲尼,孔子的弟子子贡就告诉他说,你千万别这么做,因为这样做是没用的,孔子的贤德,就像是天上的太阳、月亮,他人没办法超越,人要自己与它们断绝,对于太阳、月亮有什么伤害呢,这只是表现了这个人的不自量力罢了。他还说我老师的不可企及,就好比天空不能踩着梯子爬上去一样。可见,孔子在弟子心目当中的崇高位置。孔门弟子中才德排行第一的颜渊对老师的评价和崇敬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钻之在前,忽焉在后……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对自己老师是发自内心的敬佩:我跟都没办法跟上。这都不是孔子自己宣扬的,也不像当今的人们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而拼着命在名片上印上各种头衔。而我在课堂上也会用生硬严厉的语气语调告诉学生,我讲的内容很重要,我讲得很认真,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现在想想真替自己的学生担心。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听听学生的心声,加强教学研究,从知识和理论上充实自己,在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修养品德,提高业务能力。
孔子凭着自己的学识和德行,赢得了弟子们的敬爱。这激励着我,作为一名老师,我也应该加强学习,备课要仔细认真,不能模棱两可,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要以德服人,以才服人,而不以老师的身份压人,不盛气凌人!
孔子成为我们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并不是偶然的,是他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超越,砥砺品行,诲人不倦的结果,他给予我们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我们也可以从他尊重弟子,关爱弟子,受到弟子的敬爱这一点上,受到启发,来反思现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以期真正的教学相长。
主要资料借鉴:
傅佩荣《〈论语〉心得》
余秋雨《北大授课 中华文化四十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