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尴尬在于不敬畏老师
摘要:一个人什么都不感兴趣,或叫慵懒症,那是挺可怕的;一个人什么都无所谓,或叫无羞耻综合症,那也是让人惧怕的;一个人一点敬畏心都没有,天下“老子”第一,或叫自私自恋自狂自闭自我划圈自我膨胀毫无进取毫无希望综合症,那是最最可怕的,那是病入膏肓古典疗法现代医技都是摇头的。凡是一个人不论大人小孩,只要有所兴趣有所顾及有所敬畏,都可能生长梦想理想思想,就属于可教之材。
教育部8月底针对教师不敢管学生出台“批评教育权”的新规热议未休,随后不久,《广州日报》的一篇“劝阻学生打架老师被刺身亡”的新闻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蔡建才老师的悲剧犹如一盏警示灯,再一次提醒我们当前的中国教育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中国教育遭遇尴尬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为什么现在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比例越来越高,以致连老师也成了他们的牺牲品?其实,这和现在的老师“不敢管”或“管不了”学生的现状是密切相关的。不敢管,问题愈严重;问题愈严重,愈不敢管。如此恶性循环,便埋下了悲剧的祸根。
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老师会“管不了”学生?因为在许多学生心目中老师“根本算不了什么”。我们知道,哪怕再野蛮的人在他敬畏的人面前也一定会规规矩矩的。可由于许多学生对老师没有敬畏心里,如果老师管他,就很容易激化矛盾(蔡老师被刺即是例证),因此老师往往“不敢管”学生。
我们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学生对老师没有敬畏心里?因为在社会大环境中,教师并没有受到尊崇,而孩子的价值取向是直接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现在不少农村中小学教师被称作是“站着喝酒而唯一穿长衫”的孔乙己先生。为什么会有“内地的教师、老人、小孩到港旅游不享受打折”的笑话?因为他们旅游时一般是不购物的。一位法新社记者甚至对海艺辱师视频事件发出“很容易让许多中国人联想起十年文革时期那些学生侮辱和殴打老师的场景”的感叹。话虽过头了点,却折射出中国教育目前已处于很危险的尴尬境地。
尊师风尚的缺失,加上新闻媒体一边倒的谴责教师如何“体罚”学生,进一步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以前学生顶撞老师是大逆不道的严重事件,现在却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这些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而且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缺失管理的学生是很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更何况是那些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人拜师时,要在孔圣人画像前三叩九拜以示隆重。先生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哪怕太子不尊师也会受到责罚。程门立雪就是古时的尊师典故。然而,由于诸多原因,许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热情正在消退。一位中学老教师坦言:“这几年,我当老师体会不到自豪的感觉。”
实践证明:凡是教师受尊重的地方,不仅学风良好,而且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很低;相反,凡是教师不受尊重的地方,不仅学风败坏,而且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很高。
日本在二战失败后,把战略重心转向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教师受到国人尊敬。大约十年后,在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今天我们也许感觉不到不尊敬教师的危险,但若干年后,我们可能将不得不为此品尝苦果。
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历来重视尊师重教,对人民教师格外关心。胡锦涛总书记曾号召“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温家宝总理9月4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总书记、总理关心尊重教师,并以身示范,为全社会做出了榜样。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像尊重上帝那样尊重教师(以色列谚语)”,共同营造尊师的社会大环境,才能真正走出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尴尬处境!
尊敬教师,谁是真正的受益人?
笔者曾写过一篇《中国教育的尴尬在于不敬畏老师》的时评,也许是戳中了当下教育的隐痛,竟引起了不小反响,不少媒体刊发,在门户网站的跟帖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也有不少网友在跟帖中提出“凭什么要尊敬老师”的疑问,我觉得有必要对此作一些探讨。
专门写文章来回应这个问题,有点像教育部当年重申“教师有批评学生的权利”一样,理论上纯属多此一举。可事实上,当教师不敢批评学生的情况屡见不鲜时,重申常识难道没有必要吗?同理,在现今不少人对教师嗤之以鼻时,讨论尊师话题恐怕就不再是多余的了。
网友提出此问的理由大体是说教师只是“三百六十行”中的普通一行,领了国家薪水,没什么好特别尊敬的。况且有的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不值得尊敬。
上述质疑者大概认为尊敬教师纯粹是教师想要别人尊敬,把尊师理解为对教师的一种施予。这种狭隘的尊师观本质上误解了尊师的真正内涵。
尊敬教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前把教师尊称为先生,拜师是要举行仪式的,而且庄严隆重,目的在于激发弟子对文化修养的渴求,增强先生的责任心,同时更是树立先生的权威。因为同样一句话,通过普通人之口说出来,和通过有权威的人说出来,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尊敬教师是人之为人的底线。尊敬教师和孝敬父母一样,体现的是个人品行和感恩心态。不讲品行,不思感恩,社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无数的实例告诉我们:不尊敬教师的人,也往往不会孝敬其父母。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一个学生,哪怕他再吊儿郎当,只要他对教师还有敬畏之心,对父母还有孝敬之意,转化他就不是什么难事。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把父母和教师都不放在眼里的时候,恐怕已是“病入膏肓”,难以拯救了。
尊敬教师符合学生的利益。大凡当过教师的人都有这种体验:当学生对教师爱理不理时,教师的课就可能上得干瘪瘪的,难以发挥正常水平;相反,当学生毕恭毕敬聆听时,教师往往会激情澎湃,文思泉涌,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在愉悦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所以说尊敬教师,表面上是教师得到了尊敬,实际上真正的受益人是学生。
那么,有的教师素质不高,是不是就能成为“不值得尊敬”的理由呢?我们当然希望教师个个才高八斗,德无瑕疵,但事实上这是不现实的。教育学中有一种奇怪的“情感效应”:学生一旦对某个教师产生厌恶心理(教师可能对此一无所知),他这门功课就很难学好;相反,学生如果内心对教师有好感,即使这个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学生的这门功课也可能学的不错。我们一直提倡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其实,学生对教师多一点包容和谅解,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教师又何尝不重要呢?退一步来说,“子不嫌母丑”,难道我们能因为自己的教师素质不高就可以不尊敬他们吗?
现在,不时听说有家长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冲到学校“修理”教师的事件。我想说的是,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群体,他充当的是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如果教师丧失了应有的权威,学生群体就可能陷入一盘散沙的局面。所以,家长有事情要尽可能和教师多沟通,如果一味意气用事,损害的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尊严,无形中损害更多的是孩子所在群体的利益。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像尊重上帝那样尊重教师(以色列谚语)”,共同营造尊师的社会大环境,才能真正走出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尴尬处境!敬重教师,就是敬重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前途!
(本文节选自黄林波主编的《好教育点亮人生》一书)
教育孩子首先要改变父母
近来,有关新生家长送孩子上大学的信息引人注意,其中,“家长因大学宿舍无空调向校长哭诉”的消息则令人震惊。我觉得,与其说孩子太娇贵,不如说父母疼爱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有问题,教育孩子首先要改变父母。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呵护有加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父母应该怎样疼爱孩子。在抚养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的思想方法和态度行为具有决定意义。如果认为爱孩子就是不能让他吃一点儿苦、受一点儿累,就是对他的生活大包大揽,那不仅是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而且使孩子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责任意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孩子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时,还能指望他担当什么?在教育孩子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处于启蒙、基础的重要地位。所谓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所谓育,就是“养子使作善也”,这就意味着父母要教孩子善的行为和做人、做事的能力,养他的浩然正气,即“蒙以养正,圣功也”。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感染孩子,使之“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不要说和前几辈人比,就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也是经常在日常生活劳作的磨练中,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养成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经受了挫折和困难的砥砺。而今天的下一代,除了学习,基本上没有什么需要他们去付出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不注意对孩子进行能力培养——培养他们做人做事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特别是重视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注重他们优良品德和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注重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忧患意识的养成,那么孩子就会觉得生活永远如此安逸甜蜜,一旦遇上困难和挫折就不知所措,有的自暴自弃,甚至轻易走上绝路。因此,父母应当重视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在疼爱孩子时也要有理智,学会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培养出孩子的高尚品德和出众能力,才能使他们富有责任心,担当重任。
作家龙应台曾写文章问道:关起门来做个细心、温柔的母亲,你觉得够吗?如果你真心爱你的子女,而且懂得如何去爱,你应该如切肤之痛地体认到:把小圈圈弄好是不够的,你必须发挥力量促成大环境的改造。我感觉这里实际也隐含着这样的意思,即父母的境界成就孩子的人生。如果父母常常患得患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孩子的成长空间必定受限,人生之路也很难走得顺畅宽广;而如果父母本身境界高远,“导之以道”,孩子的人生就会走得从容、成功。